微景觀 生態瓶 隨心所欲 創造永不黑化小森林 生態瓶aka華德箱,起源於1829年英國一位名為納撒尼爾.巴格肖.沃德醫生所發明的,他在無意間整理植物時,意外發現從加勒比海利用密封罐帶回的植物與蕨類居然還活得很好,於是他觀察到白天氣溫上升時,水氣會蒸發而後在玻璃罐中凝結,夜晚氣溫下降時,凝結的水氣會回歸土壤中~聽說最厲害的紀錄是有個阿北的生態瓶長達52年不曾打開過!而曾經有人的生態瓶大概是一年只澆過1-2次水! 活動辦法 為推廣國際藝術家節活動,現場手作課程免費。名額有限,課程當日取票後即完成報到。網路報名者,課程當日請先至第1、3倉拍照打卡,並於課程開始前十分鐘至現場報到,逾時則釋出名額給現場候補者。報名成功,會發送E-Mail 通知。一個帳號打卡僅限一人報名。 我要報名 「開放式玻璃盆」低調易照顧 玻璃容器讓植物更像是一種「裝飾」,若不想耗費太多心力照顧這個裝飾,仙人掌之類的多肉植物絕對是最佳選擇。我們可依照自己的喜好在若在容器中添加不同色彩的沙子或小石子;若是大的玻璃盆,就能在之中安置多一點植物,讓它看起來有小型造景的感覺。 「封閉型生態瓶」創建小小宇宙 觀察的小小生態,非常療癒。生態瓶多是種植需要潮濕條件的苔蘚植物,只要澆上少量的水後、密封瓶口,就能自己進行水循環,不須再費心照顧。厲害一點的生態瓶還能養進蝦子之類的小生物,這就不像是一個裝飾了,是一個擺在家中的小小世界。 資料來源:https://m.life.tw/?app=view&no=1409494 https://wisheskiller.com/botniruslab-wardian-case/ 峪雨植作 手作指導:峪雨老師 峪雨,與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同音。青苔長年生長在山谷之間,穀雨是一年當中很重要的節氣之一,如果穀雨那天下雨,代表今年會豐收,也是萬物滋養的開始,取名為峪雨 — 意指希望。在2020年因為疫情嚴重,大家不出門,但又嚮往戶外,於是將森林裝進了小小的玻璃瓶裡,讓它在一個獨立的小小世界開始蓬勃發展。2023年底,峪雨有了實體店鋪,希望讓大家有實體生態瓶可以觀賞外也可現場手作。透過手作課程,不管是親子、家人、朋友,都可以有更多的互動以及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認識。